【365♥008】 某日的運動後點心
先前去上救國團的有氧課
老師第一堂課就說:運動後是身體吸收最好的時候,吃什麼胖什麼,想瘦的人在運動後除了水請不要吃東西!
關於這個錯誤的觀念,讓珊卓當時很想吐槽她
不過後來沒有繼續上這個老師的課也就算了這樣
前陣子看到兩篇關於運動前後飲食的文章
分別是康健雜誌的 運動後一小時聰明吃,加速減重
還有蘋果日報的 當心運動錯誤飲食4法
我覺得很棒,可以給大家一些運動後健康飲食的概念
懶得連結過去看的人,珊卓這邊幫大家摘錄一些重點
以下節錄自康健雜誌的文章
▶ 運動後半小時到1小時,補充一份簡單的輕食恢復體力
這些熱量並不會被當成脂肪儲存,而是拿去修補損耗掉的能量與組織。
根據實驗,運動後立即進食人比運動後很久才進食的人,體脂率降低且肌肉量增加
▶ 運動後可以吃麵包、麵食類、穀類食物、糙米、馬鈴薯等複合性澱粉有助於肌肉修補,避免富含糖分的餅乾與蛋糕等單一性碳水化合物。
▶ 攝取蛋白質輔助修護受損肌肉
運動後攝取蛋白質的人,減少的幾乎為脂肪,而運動後沒有攝取任何食物的對照組,流失掉的除了脂肪還有肌肉。
▶ 最聰明的做法是運動後吃點東西,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為4:1或是3:1,能對肌肉恢復產生較好的效果,熱量控制在300卡左右。
▶ 建議運動後可以吃的組合
如香蕉搭配一杯低脂牛奶,即為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均衡分配,熱量只有約250卡。
還有 地瓜+1顆水煮蛋、幾顆杏仁果+低糖豆漿、馬鈴薯沙拉三明治、全麥鮪魚三明治、馬鈴薯沙拉三明治,香蕉等水果、綜合果汁。
也可將綜 合無糖優格、豆漿、牛奶與水果混打製成水果奶昔
結論,運動後適當的進食,有助於修護肌肉,讓身體更健康。
以下轉錄自蘋果日報的文章
▶ 不要空腹做運動
空腹運動可能導致血糖過低、昏倒。另吃太飽、太油膩後運動,也易使腸胃不適,建議用餐7~8分飽、避免高油脂食物,且吃完隔1小時再運動,若沒時間吃,運動前半小時至1小時,可喝240c.c.低脂牛奶加2~3匙無糖燕麥片。
▶ 別等口渴才喝水
別等口渴才想到喝水,若短時間大量喝水,易造成水腫,提醒運動前、中、後,適時適量補充開水,運動前30分鐘和運動後可喝150~250c.c.開水,運動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補充約100c.c.開水。
▶ 別不敢吃澱粉
許多人運動後不敢吃澱粉、只吃大量蛋白質,以為可增加肌肉,其實若沒搭配攝取澱粉,多餘蛋白質也不會加強肌肉合成,還會造成腎臟負擔,運動後隔30~40分鐘就可正常進食,建議吃優質蛋白質,如蒸鱈魚或1顆蛋加1塊方格豆腐;搭適量多醣類澱粉如糙米、雜糧麵包等。
▶ 不喝運動飲料
以市售1瓶600c.c.、含60公克糖及0.5公克鈉的運動飲料為例,熱量約有240大卡,另國內曾統計發現,國人平均每天吃10公克食鹽,已超過一天食鹽建議攝取量6公克,因此正常飲食即可攝取足夠鈉,不需喝運動飲料,否則除增加熱量攝取外,還會增加身體負擔。
看來配合運動後飲食的時間,最適合運動的時段應該是早餐前或傍晚
清早起來吃一點點東西後去運動,運動後享受一份豐盛的早餐
有運動到也有營養到,還能加速減重真是太美好!
不過像珊卓這樣早上起不來,傍晚沒有空的媽媽朋友怎麼辦
珊卓大概都晚間9點到10點才運動,運動完洗澡,洗完澡沒多久就去睡
這個時間點吃輕食三明治是太多了一點
珊卓的運動後飲食大約是下列幾樣搭
碳水化合物部分-選一樣吃不是全部吃嘿!
堅果一小把、幾片蘇打餅、蒸地瓜一兩塊或吐司半片
這些都是珊卓家常備的食物
堅果有不飽和脂肪酸有助身體健康,不過熱量頗高不宜多吃,每日吃一小把對身體有益無害
珊卓最近都把吃堅果的扣打留在運動後吃
地瓜通常都跟白飯一起蒸好,涼透後放保鮮盒冰冷藏,珊卓都拿出來稍微退冰就吃,沒有另外加熱
下次來介紹這無調味養生堅果,圖是示意,不是吃整盤嘿!
蛋白質部分-有時候會省略沒吃
一小杯無糖豆漿、一小塊有機豆腐或是半顆水煮蛋
蛋白質我還蠻常省略的XD
我不喝牛奶、豆漿沒有常常買、水煮蛋放不久
有機嫩豆腐最常吃,因為豆腐是我家的必備食材,從冰箱拿出來切一小塊湯匙挖著吃很方便
水果-看家裡有什麼吃什麼
芭樂幾塊、蘋果幾片或香蕉
這樣的飲食方式蠻能安慰自己的胃
因為晚睡的珊卓常到半夜12點多就餓到發慌
與其等餓到那時候再吃東西讓自己變更胖
不如趁運動完身體吸收力很好的時候吃一些東西
修補肌肉又能加速減重,一舉數得!
(是說,早點睡不就好了嗎XD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