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過年,我第一次選擇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回娘家。
背著行李,牽著小孩,頗有回到童年時的感覺。
那麼多年以前,母親從嘉義鄉下嫁到宜蘭羅東,在年初二拖著一箱行李牽著兩個孩子,從宜蘭搭火車到台北,再從台北轉車回娘家。
那時鐵路還沒有地下化,台鐵車票還沒有連線電子化,為了買到銜接往嘉義的火車票,總要拜託住在台北的親人抽空到火車站排隊買票。不然就是要在兩班車之間的空檔先出站買票再進站等車。
只要時間沒算好或是火車誤點,在台北一下了火車,遠遠看到隔兩個月台停著的列車就是往嘉義的車,母親總催促著我和弟弟快點跑上樓梯,跑過連接著月台的天橋到達南下那個月台,匆促喘著氣擠上滿是人的火車。
時常是沒有座位可坐,小孩耐不住久站,母親會把行李袋放在火車的通道上,讓我們坐在上頭休息,火車晃著晃著,靠著媽媽的腿也就睡著了。有時也會遇到好心人,讓一個位子給母子三人輪流坐著,或是在座位下方的腳踏板上鋪張報紙,讓我們別在那麼多大人之中擠著。
這返鄉的火車之旅總要從早上搭到傍晚,才能回到那個或許又是兩三年沒見到的娘家。
過了幾年,母子三人到嘉義定居,返鄉的旅程相反了過來。
每個小年夜母親拉著我和弟弟搭車北上再轉車到宜蘭,讓我們能趕上拜拜,吃圍爐的年夜飯,領壓歲錢,待上好幾天與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堂兄弟姊妹們好好相處,然後再次踏上歸途。
一年又一年。
台北變了,樓上有百貨公司的新台北車站啟用了,等待下一班車銜接的時間不再枯燥無聊,搭上手扶梯就到達美食街、服飾店。想吃東西不再只有鐵路便當一個選擇,年前沒空買新衣服,等車的時間剛好夠到服飾專櫃添幾件新衣。
我們也大了,自己帶本小說就可以站一整個下午,不用母親擔心,還可以幫忙拎行李。
更後來,我們自己就能夠搭車回家,要轉車也沒問題,從沒跑錯過月台下錯過車站。
又後來,高鐵開通了,從嘉義到台北才一個多小時,加上國道五號與雪山隧道,這一趟路,從要花上整天十幾個小時,大幅縮減為三小時還有找。
永遠忘不了第一次搭高鐵時的感動,讓我發現原來回家能夠這麼輕鬆自在。
結婚後沒多久我就懷了小寶,年初二,Sean總帶著我跟小寶從台中開車回宜蘭,總覺得有車方便,回到宜蘭想去哪裡都可以。後來才發現,我一回到家,就只想賴在家裡。時常幾天下來,都只待在家裡跟親人們聊這一整年發生了什麼事,吃那些永遠吃不完的零食,在奶奶叔叔身邊裝小撒撒嬌,晚上打一場一年只打一次的麻將。
今年,因為Sean開工的早,小寶也大的可以自己走上好一段路,我們第一次搭車回娘家。
從台中搭高鐵到台北轉台鐵太魯閣號回羅東,不用開車不必擔心沒有廁所,
一家三口一路聊天吃東西回到羅東剛好趕上午餐。
回家感覺無限輕鬆,大家庭裡人手多,完全不必看管小寶,總有阿姨們輪著跟她玩扮家家酒,帶她上廁所。初二到初三,我狠狠看了四部影片,打了兩場麻將,講了好多話,開心的吃了好多東西。
Sean初三就先回台中去了,初四我自己帶小寶搭車回去。
在首都客運上頭,小寶坐在我腿上靠著我睡著了。
翻找手機想拍張照,卻手滑摔傷了我的新手機,螢幕邊緣出現一條裂縫。
羅東到台北的車程不長,睡沒多久車就下交流道,我把小寶放到椅子上,拍拍她的臉叫醒她,幫她擦擦汗,才剛穿好外套車就停在市府轉運站了。抱著小寶下車,背好行李,蹲下身提醒剛睡醒的小孩要跟媽媽牽好手,不要跟陌生人走,如果她走不見了,會見不到爸爸媽媽,媽媽會很傷心。
一整路小寶都呈現高度緊張的狀態,尤其接近捷運站,小手傳來的恐懼更加明顯,還沒接近票口她就拉著我後退,
她說:媽咪,好多人,我害怕!
就這樣,我抱著她經過每一個票口才放下,每走一段路就蹲下來跟她說別擔心,媽媽會保護她,不會讓她走丟。
小寶很不甘願的扁著小嘴,眼角泛著淚光說:我怕我會不見,媽咪會很傷心。
讓我的心狠狠的揪起來。
想起那些年隨著母親南北奔波,也曾經在月台候車時跑上樓梯玩耍下錯了月台,因找不到媽媽而害怕的站在階梯上頭大哭。那時的我被領到車長室,廣播後被緊張萬分的母親領回去,自那次之後再也沒有胡亂跑到媽媽找不到人。
在人海之中我緊緊的握著小寶的手,在台北車站,看著人潮一波一波的湧來退去,那許多年前母親拉著行李牽著我和弟弟的單薄身影清楚浮現。
車來了。
兩個時空,一樣的心情,堅定的,與孩子手牽手,一起踏上返鄉的旅程。
過山洞了扮鬼臉
一搭上太魯閣號就睡著
台北車站地下街
初二請女婿,中午吃餐廳辦桌
初三哥哥家裡的小龍女迫不及待出來領紅包,最上面那包就是姑姑我包的XD
從頂樓拍出去,休耕的水稻田像鏡子一樣,山光水色宜蘭獨有的美景
台北,被人潮嚇傻的小孩沒辦法帶著逛地下街,早早進站等車
上車第一問,可以吃鳳梨酥了嗎?